(相关资料图)
蓬溪县川剧团简史 罗正今口述 刘松乔整理蓬溪县川剧团随新中国的诞生而萌芽生长,继改革开放而衰落解体。35年间曲折发展,走过艰难、兴盛、衰亡的历程,留下了川剧艺人执著追求、不懈奋进的脚步和身影。草创阶段(1951----1953)1949年底,陈全波带领他的娃娃班回到家乡蓬溪演出,适值解放。伪政府垮台,新政权初建,民众一时惶惑,无心看戏。班子难以维持,只好解散,道具厢子留在了县城。1951年,形势稳定,人们渴求正常的文化生活,川剧爱好者们利用这套厢子自发组织起一个戏班,叫“蓬溪县业余川剧小组”。由文化馆长任礼成承头,每周星期六晚上集中排练,遇县里召开大型会议,如农民代表会、春耕生产动员会、各界人民代表会等,就公开演出一场,安排演员吃一餐饭。演出地点在城隍庙对面(现在的电影院)的“大会场”,那是全城唯一的一个会场,解放前是个茅草棚,解放后把演剧的“万年台”(高台)下矮了,全用砖柱,修成了一个简易会场,两边有厢房,中间摆两行条凳,两边空着可以站立不少人。整个会场能容纳1000多人。相对于伪政府,这个演出条件算不错了,台子上可以挂幕布、煤气灯,两厢有化妆室,还可以住宿演员。剧场能遮风挡雨,观众在室内看戏,比露天好多了。但演员中没人化得来妆,便请王金成来帮忙并教大家学化妆。娃娃班留下的服装有好些用不上,只好把城隍庙泥菩萨身上的服装剥下来用。到1952年,搞成半职业的了,管伙食,没工资。春节就由文化馆带到乡下巡演。演到高坪镇,每人发了3双草鞋钱5000元,相当于今天的5角钱。回县城后又陆续吸收过往艺人杨秀林、黄小飞等加入。不发工资非长久之计,县文教科牵头向县政府打报告,申请成立正规剧团。发展阶段 (1953----1975)1953年10月,“蓬溪县人民川剧团”正式挂牌成立,县里调派庞德云任团指导员,全面负责建团,主管政治思想工作。团长由任礼成兼任,主管业务。剧团地址在城隍庙大会场。开始实行工资制了:根据水平、演出场次记分,最高分为月90分,学员50分,再根据当月票房收入算出工分值,很类似后来公社化后的社员工分。收入高的一月可达十几元,糊口不成问题了,但养家还不行。票价仅3分钱,也不是天天演,演员收入有限,抽烟的买不起烟,一等散场,就去剧场拣烟锅巴抽。但毕竟有收入了,吸引了外地的一些优秀演员来搭班,隆盛的白凤歧就是搭班进来的,学员王远志、何于远,白清秀等被招了进来。这一阶段流动性很大,一般都保持在40人以上。后来由任礼成任指导员(再后是李宗英),团长由剧务姚福永兼任, 1957年,欧阳通被派来领导整风。一边整风一边修新剧场,东街的柴市是个高坎,朝山岩处挖走石谷子,平整出一个剧场。经过一年的折腾,出生不好的、有政历问题的、爱发牢骚的首当其中。最后以整出9个“右派”为运动收场。1958年,20岁的罗正今从成都学习回来,被民主选举为团长。整风结束以后,欧阳留任指导员,剧团迁入新剧场,谢氏祠的老房子作为职工住处,而剧团连办公室也没有。 1959年,全县林业工作会议召开,欧阳通被调去为会议整材料。蓬南小学校长吴端甫被调来当指导员。团里开始用“派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培养自已的新生力量,王厚盛等少年陆续被招进团,这些学员原则上是随团拜师学艺,也不时送去南充地区、绵阳地区川剧团、遂宁二团、三台县、射洪县川剧团学戏,短则学两三个月,长则一年。还派一批去南充艺校(四川川剧艺术学校分校)学习。也派了白清秀去成都向竞华学戏。同时,也从外地剧团邀请名角来团献艺并指导学员,一次专教一两个戏。整风后申请到了免税,营业税、娱乐税等等都免了。后来实行定额工资制,靠自已挣,自负盈亏,但不愁发不出工资。因为上座率一直不错,即使淡季也敷得过来。除了上演传统剧,还改演、创作了几个现代剧:《红城第一枪》、《芦荡火种》、《许云峰》、《红岩》、《江姐》;本团根据本县红旗公社的全国劳动模范钟庆直的真人真事创作上演了大型川剧《钟庆直》(又名《石门山》、《蓬莱仙境在人间》)、小剧《牛房风波》等,很受观众欢迎。大跃进那几年,生活异常紧张,蒸罐罐饭,吃不饱,但仍坚持演出,还经常下乡,业务没受到太大影响。1961年,剧团在绵阳演出,花脸田桂行私自离团流窜新疆,指导员吴端甫因此受牵连而被撤职,由刘吉祥接任(之后,左继光、刘素芬、王秀清相继担任过指导员)。文革初期砸碎封资修,传统剧目全部停演,靠移植的几个现代样板戏卖门票。武斗期间,剧团瘫痪。鼎盛时期(1975----1982)“文革”中后期,群众已不满足于观看几个样板戏,渴望有其它的戏看,加之上级对文艺的禁锢稍有松动,剧团除了移植了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滨》、《杜鹃山》、《平原作战》、《小刀会》外,还新排了现代戏《草原星火》、《洪城风暴》、《雪山红松》、《向阳商店》、《南海风云》、《柯山红日》、《渡江侦察记》等。新戏上演,往往一票难求。县城家家看川剧,人人进剧场,真有“万人空巷”的盛况。《小刀会》和后来的《逼上梁山》都是一演就个多月,天天演,场场爆满,一晚甚至连演两场。在县城献演完这批新剧之后决定外出巡演。1975年6月,全团70多名演职员拉着6辆板车下乡巡演,先到本县鸣凤、任隆、荷叶、蓬南、胜利,后到武胜县烈面、县城,岳池县罗渡、县城,广安、邻水县城。然后移师重庆市特钢厂,首演《草原星火》一炮走红,令蓬溪县川剧团名扬重庆,几十家工厂排队争相邀请,天天上演,达半年之久。直至1976年3月才回到蓬溪。在长达9个月的演出中,剧团赢得了较高票房收入(票价3角),演员们虽然很辛苦,但每天能得到3角钱补贴,干劲一直很大,也很满足。所不幸的是,在罗渡,乐师李武映在渠江溺水身亡。1977年,团里添置了一批道具,又排了传统戏《逼上梁山》、《十五贯》、《北京40天》、《双青天》,现代戏《十月风云》、《焦裕禄》、《红城第一枪》(又名《八一起义》)等。这些剧目再次轰动县城,造成第二次“一票难求”的高潮。当然,县城不过万把人,市场毕竟有限,于是,1979年,剧团便带着这些剧目去绵阳、遂宁专区各县巡演。重庆又去过一次,仍然是下厂。1980年到成都半年,周边的剧场全演遍,反响相当大,好评如潮。省、市广播电台来录音,省电视台进场录相。剧团走红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演员阵容强劲,各行当都有撑得起的硬角。主要台柱子:生角有严成章,张仁杰(先唱女角,后改生角)、敬子贤、罗正今;旦角有白清秀、孙文碧、林成朴;花脸有肖中杰、袁新林、王厚盛;小生有白凤歧、邓官盛、张定义;丑角有黄益昌、王远志。成都川剧院相中了花脸王厚胜,向蓬溪要人。几年后,王正式调入。后来,评为国家一级演员,还担任了10多年业务副院长。退休后,还活跃在舞台上,在锦江剧场悦来茶社小舞台献艺达10年之久,深受成都戏迷追捧。衰落阶段(1983----1986) 改革开放后,文艺日益繁荣,电视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异彩纷呈,看川剧的观众不断减少,市场萎缩,剧团难以为继。1983年,绵阳地区力图振兴我团,一方面送来本子,拨款安排我团新排新编古装剧《卫青拒封》,一方面向各方筹集资金,由省、地、县三方出资重修剧场。到绵阳、三台、射洪、遂宁汇报演出《卫青拒封》后就举步维艰了。1984年新戏场修成,但没能发挥作用。1985年剧团停瘫半年,难寻出路。1986年10月剧团正式撤消,中青年能安排的尽量安置,粮食、卫生、教育、地方厂矿分别消化,50岁左右的办理退休。团长罗正今49岁,办了退休,每月领70多元退休金。立即去成都群生川剧团搭班子,后来一直在南充市川剧团和遂宁市川剧团交错效力,直到2013年,74了,才因病回家养老。编剧刘兴尧老先生活了90多岁。他一生为蓬溪川剧团写了不少好剧本,为繁荣蓬溪川剧功不可没。2022.10.15.第三稿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