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港

【播资讯】用好“致家长的一封信”学问多

2023-07-05 21:59:3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学校以书信方式与家长交流,本是正常合理的沟通渠道,但如今这一渠道也开始变味和异化。曾有学校一次性给家长发“防电信诈骗”“上下学交通安全”“预防校园欺凌”“禁止危险物品进校园”等四封信。

我统计了本校近几个学期给家长所发信件内容与次数,发现平均每学期达10封之多,几乎隔一个星期就要给家长发一封信。信的内容则五花八门,有“一盔一带”“扫黑除恶”“消防安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社会治理方面的内容,也有关于“加强课外阅读”“双减”“课后服务”等与学校教育相关的内容。学校发这些信的依据均来自上级文件,上级有什么文件,学校就按照“模版”给家长发什么信件。

其实,如果只是发信件,教师并不反感,而让教师感到无奈的是给家长的信件越发越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


(资料图)

一是招致家长不满,造成家校关系紧张。因为每封信后面都附有回执、承诺书或协议书,必须家长签字后再由学生带回学校保存。学校发给家长的是一封信,收回来却变成了家长的保证书或承担孩子安全责任的承诺书、协议书。学校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家长头上,让家长十分不满,背地里责备教师管得太宽。

二是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每次给家长发信件都要收到全部家长回执才算完成任务,但信件发得太多,家长有怨言,不配合签字,班主任收回执就困难,往往发一次信件几天还收不齐回执。

三是与学校不相干的事要教师完成,教师不乐意。如“城乡医疗保险缴费”“舌尖上的安全”“禁止酒驾醉驾”等也“搭车”到学校“落实”,要求教师收回执,占用了教师工作时间和精力,让教师感到不可思议。

过多过频给家长发信件,将一些不相干的工作“搭车”要求教师完成,很容易搞僵家校关系,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必须遏制学校滥发信件给家长这一不良做法,我认为关键要在如下方面提高认识。

其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厘清学校职责范围,要从自身开始清理片面注重工作留痕等做法,不要任何事情都要求学校以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予以落实,要让学校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其二,学校要对“致家长的一封信”进行筛选、整合。不是学校主要工作内容的事项要坚决拒绝“搭车”,涉及教育教学内容的信件也要进行整合,能合并的合并,能简单的简单,要切实减少信件次数,避免内容重复。

其三,要厘清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学校与家长之间并非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家长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履行监护人义务,如无过错,不受任何第三方制约。因此,学校要充分尊重家长的权利,在给他们的信件后面尽量不要附带回执、保证书、承诺书等内容。

总之,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正本清源,从而让家校沟通回归正常状态。如果家长能开心阅读学校的信件,那这封信就真正起到了作用。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浏阳市枨冲完全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7月05日第3版

作者:邱亚来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