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的早晨,郑州,小雨。
前几天还是酷暑,这一天下雨,很好,这让“6.17”这天显得很特别——这是顶端新闻2周岁生日后的第一天,也是2023顶端文化创作者大会召开的日子。
顶端新闻执行总编朱琨女士先带着我们参观了顶端的办公区,而后致辞,然后是顶端新闻编委、文化工厂厂长张丛博先生进行主题宣讲。
(资料图片)
参观和聆听的过程中,最让我有触动的,一个是那句“化不可能为可能”,一个是“文化最顶流”。前者是顶端新闻APP座右铭一般的存在,后者则是本次文化频道创作者大会的口号。
朱琨女士与张丛博先生都是老新闻人,谈到河南,谈到未来,谈到发展,谈到创新,责任感和使命感溢于言表。我在下面坐着,也深受感染,颇为激动。一方面是对顶端文化频道业已架设好的诸多优秀子品牌暗暗赞叹,另一方面,对“文化最顶流”有了更多思考。
文化是个体意识的来源,是群体身份的纽带。华夏历史自“中”发端。河南的文化,无人质疑,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然而,河南文化的独特性、精确性,放眼全球文化之林,似乎表达的还不够丰富和充分。很多河南人自己也对河南的文化价值认知不足。在网络世界,碎片化的误读,又轻而易举地消解掉了河南人苦心经营的标签。
之前,河南文化行业的从业者和创作者,是一个个的个体,个体的声量总是有限的,不足以形成规模化话题。而文化活动、文化现象、文化事件,若没有真金白银的持续性推动,也不容易“出圈”。
那么,我们就此受限吗?
关心公共事务、关心文化传承、关心河南发展的人,我相信,都有一番理想和壮志。
还好有了顶端。出现得正当其时。让关心文化发展的人、从事文化行业的人、热爱文化创作的人,聚合在一起。文化,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更多的人,可以做更多的事。实现“文化最顶流”,优质的平台与优秀的群体缺一不可。实现“文化最顶流”,必须要拥有多维面向的、多种意涵的、多种传播形式的文化生态集群。
顶端成立已2年,创作者、机构、内容等初步框架已经架设完成。本次创作者大会,我见到了一个个熟悉的顶端账号背后的“真人”,内心还是颇为震撼的——我想,这么多专家、学者、创作者,在顶端的平台上,不正可以形成一个有互补性和激发性的文化群体吗?
不,我还是狭隘了,目前的人数还不够多,向上生长,生长出更大的视野,需要更多优秀的人!
欢迎更多老师和朋友加入顶端文化,投身这火热的“文化最顶流”之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