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之后,殷商灭亡,而周朝随之正式建立,为了稳定统治,周武王分封诸侯,把姬家的宗室派往各地,形成以地方拱卫中央的格局,而周天子则为天下共主。
【资料图】
随后,周朝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出现了诸如“成康之治”这样的盛世局面,而周天子的威望也因此进一步得到加强。
但有道是盛极必衰,显然周朝也没有逃过这个定律,从昭穆时代开始,周朝便开始逐步走向衰弱。
期间,虽说出现了如周宣王这样的中兴之主,但奈何沉疴已深,周朝还是“坚定不移”的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终于,在周朝传了十二代后,天子之位传到了周幽王的手里。
周幽王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那位,而他不仅干了这么一件蠢事,同时还废嫡立庶,这么一来,彻底激化了矛盾。
最终的结果,就是犬戎进逼镐京,一番掳掠攻杀后,周幽王身死。
周幽王死后,其子宜臼登基,是为周平王,平王登基之际,原都城镐京已经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同时,犬戎的威胁也尚未解除,所以不得已之下,平王只得迁都。
平王东迁,便由此而来。
而这一历史事件,同时也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点,换而言之,在平王东迁前为西周,在平王东迁后,则为东周。
因此,在周平王正式定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历史就进入了东周时代。
东周与西周,最大的区别就是,周天子的威信在这一时期日渐削弱,而原本应当对周王室忠诚的众多诸侯,却开始蠢蠢欲动,不再安分守己。
而之所以会导致这一情况发生与加剧,源于三个标志性的事件。
首先第一个,是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的主角,是当初护送周平王东迁的郑国,郑国仗着自己有护送之功,在之后大肆发展自身,又是扩充军队,又是广开疆土。
郑国不断扩张的做法,自然就引起了周天子的不满,为了削弱和打击郑国,周平王之子周桓王,起用了心腹虢公、忌父担任朝中要职,替换掉了郑国国君郑庄公。
而这么一来,郑庄公就极为不满。
不仅如此,周桓王还带着军队前去攻打郑国,试图用天子之威,去教训教训这个不听话的郑庄公。
如果放在周天子威信极高的时代,那么天子征伐,诸侯国只有跪地求饶,任凭发落这一条出路,但是时代在发展,人心也在变化,更重要的是,周天子早已没有了曾经的威望。
因此,郑庄公正式应战,并且三下五除二,还击败了周天子的军队。
单纯击败还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就射在了周桓王的肩膀上,这放在以前,完全是不敢想象的。
因此,周天子的威信也彻底扫地,礼崩乐坏由此开始。
而第二个标志性事件,是鲁桓自立。
按照当时常规的程序来讲,某个诸侯国在王位继承的过程中,一个必要的手续,那就是需要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只有这样,其地位才合法。
哪怕是正常的父死子继,也是如此。
但是,当时的鲁国却打破了这一常规程序,公元前712年,鲁国鲁隐公被弟弟姬允所杀,之后姬允自立为王,是为鲁桓公。
鲁桓公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程序的,但他不在乎,毕竟他本身登基的手法就有问题,因此他就没有向周天子请求册封(当然请求了也不会得到批准)。
而对此,周天子也无可奈何,毕竟实力跟不上,所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这么一来,鲁国的这个做法,无疑就破坏了诸侯由周天子册封的制度,同时也开了一个先例,其他诸侯国看到这么做没事,自然是学的有模有样。
因此,周天子以及周王室的威信以及地位,基本上已经是被踩在了地上。
第三个标志性事件,为楚国称王。
楚国很早就开始追随周朝,但并不是一个诸侯国,而经过几代人的“筚路蓝缕”之后,楚国国力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其国主就有了称王的想法。
之后,楚国的第六任国君熊渠公然称王,此时为西周时期。
但称王不久之后,西周的周厉王为强化国家机器,不断到处征伐,而熊渠担心因为自己称王遭到周朝的打击,于是主动去王号,并放低姿态,开始恭恭敬敬的服侍周朝。
而到了东周周桓王时期,楚国出了个能征善战,且能力极强的熊通,他带领楚国走上强大之路,并打败了周边不少政权。
强大之后,熊通便萌生出称王的想法,他托人找到周桓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周桓王并不同意。
结果,熊通一怒之下就自立为“楚武王”。
而他这种做法,直接破坏了周朝一直以来的分封制,毕竟在之前的诸侯国,都是周天子分封后才有的,但楚武王属于自立,因此,不仅是破坏了原有的制度,同时也把周天子晾在了一边。
上述的礼崩乐坏、鲁桓自立以及楚国称王,便是东周初期发生的三件十分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而这三件事的发生,都加剧了周天子在众多诸侯心目中的地位开始下降。
同时,也正是因为周天子的威信与地位不断下降,导致了诸侯们各自开始发展自身,最终形成了周天子式微,而诸侯强大的局面。
而春秋时代,也由此来临。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从周平王东迁开始,春秋时代就已经来临,那么,战国时代也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一般来说,普通认同的说法,是从三家灭晋为起点的。
三家分晋,是发生在晋国内部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在经历了春秋时期的频繁战争后,大量小诸侯国纷纷被大诸侯国吞并,而晋国便是大国之一。
而当时的晋国内部,国君的权力并不高,实权则是由韩、赵、魏、智、范、中行这六家大夫分别把控。
之后,六家中的范、中行被打散,仅剩韩、赵、魏、智四家实权派。
这四家中,以智家实力最强,因此就成了晋国的实际执政者,但由于智家的专政,引起了剩余三家中的赵家不满,最终引发了正面冲突。
而冲突发生后,赵家的赵襄子又说服韩、魏两家协助自己,一起攻打智家。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晋阳之战”,此战的结果,是尽灭智氏,而胜利之后,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所有土地。
之后,这三家又马不停蹄的瓜分了晋国的所有土地,最终造成晋国彻底灭亡。
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迫于三家压力,不得不承认原本是晋国大夫的这三家也列为诸侯,由此,韩、赵、魏三国建立。
三家分晋的发生,不仅标志着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同时也标志着当时的时代已经进入了谁强谁说了算的时期,比如这三家能让周天子也封其为诸侯,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此之外,田氏代齐也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事件。
齐国本是姜姓吕氏的政权,但国内的田氏在逐渐强大之后,通过一系列措施,最终取代了吕氏,自己当上了齐侯。
说白了,就是田氏篡夺了齐国的政权,这便是田氏代齐。
而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都是发生在春秋末期的重要事件,这两个事件发生后,原本应当主持公道的周天子,却完全没有了这种能力,最终不得不分别承认了田氏,以及瓜分晋国的三家合法的地位。
这么一来,无疑就是在向天下宣告,只要够强,那么就算是周天子,也不得不承认自己。
因此,这两件事也成了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而自此之后,战国时代也正式来临,各国之间相互攻伐兼并,并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割据。
而最终,直到公元前256年,随着东周被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并且这两个政权又被秦国所灭,东周这才算是正式灭亡,同时,战国时代也随之落幕。
而从上述我们就可以得知,春秋和战国,其实都还是东周时代,只不过从周平王东迁到三家分晋,这期间被定义为了春秋时期,而从三家分晋之后,则为战国时期。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把同属东周时代的这一整个阶段,分别进行定义呢?
实际上,之所以要将这同一历史阶段分别进行定义,是因为这两个时代的社会多个方面,都完全迥异不同。
换而言之,从春秋到战国,当时的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具体的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首先,就是两个时代的战争激烈程度与残酷程度大大不同。
春秋时期,虽说战争也频频发生,但当时的战争,可以说是贵族之间的游戏,战争规则也十分明确,那就是要争夺霸主地位。
因此,国与国之间虽说打得热火朝天,但没有这个大国吞并那个大国的情况发生。
同时,春秋时代的战争,历来就十分遵守相应的规则,双方就是要开打,那也不会不宣而战,而是严格遵循各种礼仪。
并且,春秋时期的战争整体规模都不算太大,史料上就记载了,当时“未有杀人累万者”,意思就是战争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总之就是,春秋时代各国之间的战争,就好比是有着翩翩风度的君子,但到了战国时期,就不一样了。
战国时代的战争,目的相当功利。
消灭对方,吞并对方的国土,掠夺对方的人口,是战国时期战争的主旋律,同时不择手段也是战国时期战争的主要手段。
比如,战国时期,如果想要攻打对方,那么该国往往会趁诸如对方国君逝世,或者国内出现混乱的情况下发兵,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就是这个意思。
而这在春秋时代,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另外,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旷日持久的战争比比皆是,为达目的不惜杀死对方数以十万计士兵的例子也是随处可见。
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白起一口气就坑杀了赵国四十多万士族,另外他在公元前293年,大败韩魏联军时,也斩首了对方20多万士卒。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而言之,战国时代的战争更具功利性,同时战争的规模与惨烈程度,也上升了好几个级别。
而这就是春秋与战国时代的区别之一。
除此之外,对于疆域的概念,战国时期比春秋时期更显得明确。
春秋时期,虽说也有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各地,但当时受限于生产力的低下,因此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疆域概念并不明显。
举个很形象的例子就是,当时的诸侯国,其权力主要集中在自己的都城附近,而其与另一个诸侯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公共区域。
而这些公共区域,就如同荒野一样,并没有说就是谁的地盘,因此当时在这些区域内,不仅生活有中原人,同时也生活有异族部落。
说的更简单点,那就是春秋时代,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就好比是一个一个点,而点与点之间,便是谁也不在意的公共区域,因此就不牵涉到国界等诸多问题。
但随着铁器的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复存在。
铁器的出现,除了让战争变得更惨烈之外,同时也提高了生产力,而生产力提高之后,人口也出现了暴涨,这么一来,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多一点土地,不然就无法养活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口。
因此,原本没人在意的荒地就得到了不断开发。
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各国的疆域必然就开始相连,而本着能多占一点是一点的原则,因为土地归属问题自然就会爆发冲突。
所以,为了确定自己国家的边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随之而来。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这些在春秋时代完全是无法想象的,当时国与国之间对于疆域、国界的概念十分淡薄,根本就不会因为争夺一块土地而大打出手。
而这也是春秋与战国的另一种区别。
最后,就是人们思想的变化。
春秋时代,政治相对比较宽松,人们也可以十分 优雅的活着,但到了战国时代,从国家层面就变得十分功利,而下面的人自然也是如此。
同时,随着人口的暴涨,竞争也随之激烈起来,这种竞争涵盖了从生存到发展各个方面,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意识到,要想活下去,并且活得有质量,那就必须改变之前的想法。
于是,法家思想应运而生,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曾经的“温良恭俭让”已经落伍。
这一点,不管是当时的个人也好,还是国家也罢都是如此,要想活下去,那就必须变得强大,必须战斗。
因此,各国的变法活动层出不穷,而通过变法,各国也走上了强大之路,随之而来的,就是相互攻伐,最终兼并弱势一方。
你想置身事外,那是不可能的,就算你不打别人,别人也会打你,而这种情况就逼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得不开始转变思想。
因此,从国家到个人,思想认知从曾经的“人性善”,转变为法家倡导的“人性恶”,并最终为了保护自身,开始走上提升自身,扩大生存能力的道路,也是春秋与战国的最大一个区别。
当然,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区别显然不止这三样,但这三样是宏观角度上很有代表性的,也正是因为两个时期在这三个方面巨大的反差,所以后世才会将同属东周时代的这个阶段,划分为春秋与战国。
关键词: